“生声不息”分享会
2017年9月2日 14:00-14:45 | 艺术家及策展人导览 |
---|---|
2017年9月2日 14:45-18:30 | 展览分享会 |
塞莱斯特·布谢-穆日诺
1961年生于尼斯,现生活和工作在赛特(Sète),其作品在世界各地获得广泛展出与收藏。他早年受教于法国尼斯国立音乐学院,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的10年间,他为演员兼戏剧导演帕斯卡尔·兰伯特的Side One Posthume Théâtre公司担任作曲。塞莱斯特从1994年起尝试声音装置的创作,2010年获得马塞尔杜尚奖提名,2015年代表法国参加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塞莱斯特2015年的展览“汛潮”(Acquaalta)将巴黎东京宫改造成为湖泊,从而邀请观众感受一切来源于此的视触听觉经验的变化,为其赢得国际赞誉。塞莱斯特的其他重要展览包括: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2017),哥本哈根当代(2017),布里斯班昆士兰美术馆(2016),爱丁堡Jupiter Artland雕塑公园(2016),蒙特利尔美术馆(2016),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2015),巴黎东京宫(2015),蓬皮杜艺术中心梅兹分馆(2015),里昂双年展(2017,2015),东京都现代美术馆(2012),首尔国家现当代艺术博物馆(2011),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2010),巴黎红房子基金会(2010)。
殷漪
1978年出生于上海。音乐家、艺术家,艺术活动策划。创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影像、装置、声音、音乐。
早期的音乐创作领域包括:现场音乐表演、现代舞、肢体剧场,电影。其音乐作品多次被肢体剧场团体“组合嬲”(上海)、Rubato 舞团(柏林)、广州现代舞蹈团使用,并在欧洲演出。近年来殷漪的音乐实践主要集中于现场个人电脑音乐和基于实地录音的声景创作。
声音是殷漪艺术创作的核心之一。殷漪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声音”作为媒介和材料,还进一步探索作为感受、知觉、权力、美学、文化属性的“声音”。展示其声音作品的艺术机构及展览包括Harvest work(纽约)、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中国声音艺术大展、第二届深圳新媒体艺术节等。
从2011年开始,持续关注实验音乐和声音艺术的艺术生态,策划多个活动包括声音艺术展《共振峰》, 实验音乐交流项目《声音传输》、实验音乐节《合声》等。2013年,受邀为上海外滩美术馆策划《声闻—亚洲实验音乐呈现》。对于他来说,艺术活动策划是其在另一个维度对其自身艺术实践的观察、理解和校对。